不只看數字:軟件開發(fā)企業(yè)如何評估客戶端工程師績效(軟件開發(fā)人員績效考核辦法)
作者:Ashwin Raghav Mohan Ganesh, Harsha Vardhan Mudumba Venkata
譯者 | 明知山
策劃 | 丁曉昀
人力資源經理在評估軟件工程師的績效時,他們常常依賴一套已有的指標,相信這些指標能夠有意義地評估工程師的績效。然而,這些指標有時候并未能全面地展現工程師日常職責以及他們對項目的實際貢獻。
考慮這樣的一種情景:一位工程師對數百萬用戶使用的產品的關鍵組件進行了修改。從字面上看,這似乎影響了大量用戶群體,但實際情況可能完全不同。
事實上,盡管大多數績效評估指南試圖使用可直接與個人相關聯(lián)的指標,但在工程師角色和技能的背景下,這些指標真正所代表的含義常常缺乏清晰性和可解釋性。
在評估客戶端工程師的績效時,這種不足尤為突出。用于評估他們績效的指標并不像用于評估服務端工程師的指標那樣具有充分的可解釋性,因此可能存在評估差異。
本文將深入探討用于評估客戶端工程師績效的指標、這些指標的含義以及它們無法代表的東西。
我們的目標是為開發(fā)全棧軟件的企業(yè)在制定績效評估指南時提供更全面的視角,確保對工程師的貢獻和影響進行更平衡和公正的評估。
這份文檔涉及什么以及不涉及什么
現如今,大多數可用的績效評估指南都圍繞著幾個基本要素展開。這些要素雖然在不同組織中表達方式各異,但其核心本質基本一致。
- 首先,企業(yè)通常是基于工程師的影響或其他與影響相關的要素來評估工程師的。評估從衡量他們的工作和貢獻的漣漪效應開始。
- 其次,作為計算機科學的實踐者,企業(yè)期望工程師解決復雜的計算機科學問題,為企業(yè)提供持久的優(yōu)勢。人們默許地認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他們的核心。
- 第三,工程師的職責隨不同級別資歷的變化而變化。隨著他們在企業(yè)階梯上升,他們的影響力和領導力會無縫地融入評估框架中,成為評估高層級成長的重要標志。
雖然大多數評估標準也包含基于團隊合作和其他類似屬性的指標,但這些通常爭議較少,并且更容易在不同技術領域的工程師之間進行校準。因此,本文不會深入探討這些方面,而是著重關注上述要素。
下面的部分將重點介紹一些我們認為可以用來評估客戶端工程師績效的指標。對于每一個指標,我們將強調相關的工程影響,討論固有的技術復雜性,并提供示例來演示如何有效地使用這些參數來將貢獻置于相關的上下文中。
采用率/規(guī)模
首先讓我們直面問題。用于衡量客戶端工程師工作成果的指標通常圍繞他們所開發(fā)功能的采用率、參與度或留存率。
現在,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一些產品指標,如安裝量或日活躍用戶,可能并不總能反映出工程師的才華(或者有時候也能反映?)。關鍵在于要跨不同的團隊對評估指標進行精細的校準。必須將其與用于后端工程師評估的其他指標結合起來,這些指標可能并不總能反映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它們只是體現了產品的增長。
但不要被誤導了。這些指標所展示的規(guī)模當中存在著巨大的與之相關的工程挑戰(zhàn)。克服這些挑戰(zhàn)應該成為他們績效評估的標準,而不僅僅是增長或華麗的數字本身。
產品指標 | 它代表什么 | 它不代表什么 | 示例 |
| 龐大的應用程序安裝量或使用量通常意味著一些事情:
|
|
|
應用程序健康狀態(tài)和穩(wěn)定性
產品指標 | 它代表什么 | 它不代表什么 | 示例 |
程序崩潰 | 程序崩潰的減少(或超過 99% 無崩潰)意味著:
|
應用程序不發(fā)生崩潰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就很簡單。這些指標需要與產品支持的流程和功能數量一起進行校準。 | Maya將支持 4 種不同身份驗證登錄流程的崩潰率從每天 1 萬次降低到了不到 1 千次。 |
|
|
| |
熱修復 | 適度數量的熱修復通常意味著:
|
Kriti設計了一個在客戶端允許我們在后端遠程配置客戶端參數而無需重新發(fā)布應用程序的實驗框架,并且不違反應用商店的政策。我們平均每個季度的熱修復數量已從 6 個降至少于 2 個。 | |
后端錯誤 (4XX) (以及其他后端指標) | 后端錯誤率的降低可能意味著:
|
Indra經歷了一個辛苦的過程來理解是什么情況導致客戶端發(fā)送錯誤參數并在后端觸發(fā)了 400 錯誤。這使我們值班時的誤報率降低了30%以上。 |
產品卓越
客戶端應用程序是大多數在線應用的主要接觸點。雖然這部分涵蓋了產品的卓越性,但其目的是強調快速發(fā)布、可訪問性、及時的錯誤解決和整體客戶滿意度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
指標 | 它代表什么 | 它不代表什么 |
外部問題修復 | 盡管這可能被視為一種虛榮指標,但對于面臨用戶報告問題的開源客戶端應用程序來說,它通常具有重大意義。這個指標強調了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有助于維護和提升項目在開源社區(qū)中的可靠性和聲譽。 |
|
發(fā)布次數 | 頻繁的發(fā)布意味著:
|
|
NPS/CSAT | 盡管客戶滿意度調查具有通用性,但通常會受到客戶端應用程序的影響。應用程序是用戶與服務之間的第一個、最具體且頻繁的互動。
|
|
可訪問性/可用性指標 |
|
結論
有那么一段時間,與一些后端工程師相比,客戶端工程師被認為不是那么專業(yè)。后端工程師經常回避客戶端工程工作,因為客戶端工程被視為一種次要、更容易的軟件工程形式,其重點是表面的東西,而非正確性和軟件質量。盡管隨著無服務器應用程序和 SaaS 后端的興起,這種觀點在過去五年里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但殘余仍然存在。
即使這些觀點正在得到糾正,作為管理者,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個人偏見不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尤其是當我們的決策深刻影響客戶端工程師的職業(yè)生涯和福祉時。本文討論的指標旨在為確保企業(yè)更加公平對待客戶端工程師提供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
本文轉載來源: